高位庫存制約采購需求煤價繼續下行
2018-12-22 10:39:30 點擊:
12月中旬,已進入傳統的煤炭消費旺季,但產地價格已開始向下松動,增加了港口環節價格下行空間。下游需求雖有一定的回升,但高庫存的支撐及即將放開的進口配額均制約著電力企業的采購熱情。本周期,現貨市場話語權向買方傾斜,沿海煤價再次旺季下挫。
動力煤價格旺季下跌
12月19日,秦皇島煤炭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70元/噸,環比下降1元/噸;現貨市場主流成交價格在612元/噸左右,環比下降12元/噸。
本周期,環渤海港口動力煤規格品成交價格大幅呈現放大跡象,70%港口規格品出現下跌,跌幅在5-10元/噸不等。其中,秦皇島港4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465-475元/噸,50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25-535元/噸,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65-575元/噸,58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625-635元/噸,除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與上期持平外,其余各規格品均下跌10元/噸。
秦皇島煤炭網研究發展部分析認為,促使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延續弱勢下跌走勢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日耗雖高,未能有效拉動采購需求。本周沿海主要電廠日耗穩定于70萬噸以上,但受高庫存、長協煤的支撐以及下月外貿煤補充的預期,電廠對現貨的實際采購需求有限,以緩慢去庫為主。據秦皇島煤炭網數據顯示,截至19日,六大電力集團沿海主要電廠存煤為1691.5萬噸,同比增加591.3萬噸,充沛的庫存足以滿足進口煤通關前的消耗。
其次,產業鏈各環節交錯影響,價格普跌。主產地弱勢依舊,產銷格局相對寬松,電煤跌勢未改;在沿海接卸與內河港口市場,電廠采購動能不足,現貨成交寥寥,煤價呈下跌走勢;北方下水港方面,電廠壓價采購,多以指數下浮價格成交,短期無明顯利好支撐,持貨成本較高的貿易商止損出貨現象增多,現貨加速下跌。
再次,國內外及期現市場共振,看空情緒蔓延。電廠近期對進口煤采購減少,國際煤炭市場持續低迷態勢,1月份若進口煤政策放松,具有價格優勢的進口煤將沖擊內貿市場;鄭煤盤面,臨近交割的1901合約連續大幅收陰,貼水再度擴大,主力1905合約也放量下跌,期現聯動下,期價的下挫加劇市場看跌情緒。
綜合來看,傳統的旺季利好失效,下游詢價較少,報盤價格已下滑,而還盤壓價更低,現貨成交繼續保持清冷,隨著后期冷空氣逐漸減弱,高需求持續性不足,而部分煤企為進行年底沖刺營銷,庫存仍向電力企業傳送,電企庫存預計將持續保持相對高位。另外,進口煤份額即將放開,供需將轉向寬松,對內貿煤炭價格也將形成新一輪的沖擊,市場悲觀情緒不斷蔓延。因此,在需求未有實質性提升,而供給放量預期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未來一段時間內煤價仍將處于下行通道中。
國際國內運價走勢分歧
本周期(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19日)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繼續窄幅上行。12月19日,BDI報收1378點,較上周同期上漲25點,漲幅1.85%。分子指數來看:波羅的海海岬型船舶運價指數上漲111點至2264點,漲幅5.16%。海岬型船舶日均獲利增加202美元,報17010美元。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舶運價指數上漲47點至1492點,漲幅3.25%。巴拿馬型船舶日均獲利增加390美元,報11944美元。較小型船舶中,超靈便型船舶運價指數上漲16點至979點,漲幅1.66%。超靈便型船舶日均獲利增加182美元,報11316美元。
內貿航運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2018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18日),國內海上煤炭運價指數震蕩上行。12月18日運價指數收于778.73點,與12月11日相比,上行34.07點,增幅為4.58%。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12月18日與12月11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環比上行0.3元/噸至34.5元/噸;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環比上行1.1元/噸至26.3元/噸;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環比上行3.7元/噸至30.5元/噸。
動力煤價格旺季下跌
12月19日,秦皇島煤炭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70元/噸,環比下降1元/噸;現貨市場主流成交價格在612元/噸左右,環比下降12元/噸。
本周期,環渤海港口動力煤規格品成交價格大幅呈現放大跡象,70%港口規格品出現下跌,跌幅在5-10元/噸不等。其中,秦皇島港4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465-475元/噸,50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25-535元/噸,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65-575元/噸,58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625-635元/噸,除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與上期持平外,其余各規格品均下跌10元/噸。
秦皇島煤炭網研究發展部分析認為,促使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延續弱勢下跌走勢的因素主要有:
首先,日耗雖高,未能有效拉動采購需求。本周沿海主要電廠日耗穩定于70萬噸以上,但受高庫存、長協煤的支撐以及下月外貿煤補充的預期,電廠對現貨的實際采購需求有限,以緩慢去庫為主。據秦皇島煤炭網數據顯示,截至19日,六大電力集團沿海主要電廠存煤為1691.5萬噸,同比增加591.3萬噸,充沛的庫存足以滿足進口煤通關前的消耗。
其次,產業鏈各環節交錯影響,價格普跌。主產地弱勢依舊,產銷格局相對寬松,電煤跌勢未改;在沿海接卸與內河港口市場,電廠采購動能不足,現貨成交寥寥,煤價呈下跌走勢;北方下水港方面,電廠壓價采購,多以指數下浮價格成交,短期無明顯利好支撐,持貨成本較高的貿易商止損出貨現象增多,現貨加速下跌。
再次,國內外及期現市場共振,看空情緒蔓延。電廠近期對進口煤采購減少,國際煤炭市場持續低迷態勢,1月份若進口煤政策放松,具有價格優勢的進口煤將沖擊內貿市場;鄭煤盤面,臨近交割的1901合約連續大幅收陰,貼水再度擴大,主力1905合約也放量下跌,期現聯動下,期價的下挫加劇市場看跌情緒。
綜合來看,傳統的旺季利好失效,下游詢價較少,報盤價格已下滑,而還盤壓價更低,現貨成交繼續保持清冷,隨著后期冷空氣逐漸減弱,高需求持續性不足,而部分煤企為進行年底沖刺營銷,庫存仍向電力企業傳送,電企庫存預計將持續保持相對高位。另外,進口煤份額即將放開,供需將轉向寬松,對內貿煤炭價格也將形成新一輪的沖擊,市場悲觀情緒不斷蔓延。因此,在需求未有實質性提升,而供給放量預期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未來一段時間內煤價仍將處于下行通道中。
國際國內運價走勢分歧
本周期(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19日)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繼續窄幅上行。12月19日,BDI報收1378點,較上周同期上漲25點,漲幅1.85%。分子指數來看:波羅的海海岬型船舶運價指數上漲111點至2264點,漲幅5.16%。海岬型船舶日均獲利增加202美元,報17010美元。波羅的海巴拿馬型船舶運價指數上漲47點至1492點,漲幅3.25%。巴拿馬型船舶日均獲利增加390美元,報11944美元。較小型船舶中,超靈便型船舶運價指數上漲16點至979點,漲幅1.66%。超靈便型船舶日均獲利增加182美元,報11316美元。
內貿航運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本報告期(2018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18日),國內海上煤炭運價指數震蕩上行。12月18日運價指數收于778.73點,與12月11日相比,上行34.07點,增幅為4.58%。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12月18日與12月11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環比上行0.3元/噸至34.5元/噸;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環比上行1.1元/噸至26.3元/噸;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噸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環比上行3.7元/噸至30.5元/噸。
從秦皇島煤炭網了解到,國內外航運互動加強,國際運價不斷上漲,使得部分內貿船舶轉向外貿市場,而非煤炭貨盤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運力,內貿船舶運力有效供給減弱,加之北方港口頻繁封航導致船舶周轉相對緩慢,船東挺價情緒較高,尤其進江航線價格漲幅較明顯。但因煤炭貨盤并未如預期增加,船多貨少的格局并未改變,貨主對運價上漲接受程度不高,周期末端,內貿航運價格已出現下滑跡象。
文章來源:秦皇島煤炭網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不銹鋼反應釜適用的范圍 2018/12/21